晏阳初,派名兴复,1890年10月26日出生于四川省巴中县城内一个书香之家。其父美堂先生秉承祖业,设馆教书,兼行黄歧之术以济乡邻。晏阳初有二兄一姊,他是家中最小的儿子。他自幼随父习诵四书五经,13岁由长兄护送到保宁(今阆中),进入基督教内地会办的天道学堂读西学。1907年去成都华美高等学校学习。1913年,晏阳初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香港圣保罗书院(香港大学前身)。1916年赴美国耶鲁大学留学。27年后,这位从巴山蜀水走出来的平民子弟,成了闻名遐迩的世界伟人。 1918年,时逢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进行,英法两国在中国招募了近20万华工到法国战场做战勤工作。他们被歧视地称作“苦力”。晏阳初在耶鲁大学毕业后的第二天,便奔赴法国,为华工服务。在给华工代写家信的过程中,他产生了办华工识字班的想法。4个月后,第一批参加识字班的40名华工便有35名可以自己写信了。于是,识字班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华工营纷纷建立起来。识字的华工越来越多,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华工的教育,晏阳初又办了一份《华工周报》,华工们通过读报和投稿,不但使已学到的文化知识得以巩固和提高,他们的社会意识、民族觉悟、都得到启发和提高。 在于华工们相处的日子里,晏阳初不但认识到了“苦力”的苦,也看到了“苦力”的力,他说:“表面上是我在教育他们,实际上是他们教育了我。中国的劳动人民有智慧,有能力,只是因为没有读书的机会,使他们的才智不得发挥”。因此他立下了“不当官,不发财,一辈子为劳苦大众服务”的誓言,从此走上了平民教育这条崎岖漫长的道路。 1920年,晏阳初在完成普林斯顿大学硕士学位后,怀着报效祖国的满腔热情和推行平民教育的决心回到祖国。先后在长沙、烟台、嘉兴开展平民教育的实验,效果显著。1923年,晏阳初与朱其慧、陶行知等人在北平成立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(以下简称平教会),晏阳初任总干事长。平民教育运动随之在全国蓬勃开展起来。 1926年,晏阳初将平民教育的重点转到农村。他带领着平教会的同仁深入到河北省定县(今定州)农村,开展后来闻名世界的定县实验。因为平教会的主要人员大都是留学归来的硕、博士,故被农民称做“博士下乡”。他们经过10年的艰辛,创造了一整套乡村建设的理论与经验——定县经验。其主要内容是:根据中国农村普遍存在的“愚、贫、弱、私”现象,以学校教育、社会教育、家庭教育三大方式,对农民施以“文艺、生计、卫生、公民”四大教育。定县经验不但在当时推动了中国的乡村建设,而且至今仍是广大第三世界乡村改造运动的兰本。抗日战争的爆发,使定县实验中断,后来晏阳初又在湖南的衡山、四川的新都、重庆等地继续开展乡村建设的实验。 1936年,为配合衡山试验县的工作,平教会协助湖南省政府创办了衡山乡村师范学校。该校的教育宗旨要求学生毕业后不但能胜任乡村小学教师的工作,而且还必须成为学校所在地乡村建设的领导人。 1940年,虽然当时抗日战争正艰苦地进行,但晏阳初预见到中国人民必将取得最后胜利,战后农村的重建定会需要大量人才,于是便在重庆北碚创办了中国乡村建设学院。开设了乡村教育、农学、水利、社会四个系。 1943年,由美国、加拿大、南美各国及墨西哥的几百所大学和高等学术机构发起的“全美纪念哥白尼逝世400周年大会”上,晏阳初与爱因斯坦等人一起荣获“现代世界具有革命性贡献十机大伟人”的殊荣。 自上世纪50年代起,晏阳初将平民教育运动推向世界。他在考察了东南亚和中东的一些国家后,开始以菲律宾为中心推广平民教育和乡村改造运动。在菲律宾,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。引起许多国家的关注,纷纷要求晏阳初去指导乡村改造工作。为满足这些国家的需要,他于1960年在马尼拉附近创办了国际乡村改造学院,40多年来,该院已为50多个国家培训了近4000名乡村工作的领袖人才。 1985年,晏阳初应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谷城的邀请,回国访问。受到万里、邓颖超、周谷城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。晏阳初对祖国建设取得的成就,特别是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表示感动,深受鼓舞,表示要把中国的经验介绍到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去。1987年,已经98岁高龄的晏阳初再次回国访问。 1990年1月17日,晏阳初病逝于纽约,享年100岁。1993年他的长女将他的部分骨灰送回故乡。1997年2月,巴中市政府开始为晏阳初修建陵墓,同年6月竣工。
|